为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广泛交流学习,探索急诊医学发展新思路,7月8日,长治市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长治市急诊急救医疗质量控制部、2023年山西急诊医学专家基层行心肺脑复苏高峰论坛在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南区12楼会议室举行。
论坛内容丰富,突出急诊特色,贴近临床话题,这样的学术平台实属难得,有水平、有档次,助力提升急诊急救事业的发展。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特邀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刘树元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燕教授、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文操教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宋晓健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冯贵龙教授、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内科宋凤麟教授、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陈锦华教授、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主任毕淑珍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青年医师杨姗、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骨干医师刘铮 、尚开健、刘鸿进行学术讲座,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主任毕淑珍主持会议。
大会开幕 共襄学术盛宴
会议伊始,MG4355线路检测中心院长胡文庆对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情况: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成立于1984年,是长治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和急诊医学专科联盟理事长单位。新建应急门诊急诊楼将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规划设置了整体三层、3000余平米的新址,布局更科学、流程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实现了“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救治能力显著提升。他表示,急诊急救的发展无论是在灾难医学救援行动还是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议的召开必将有力地引领和推动我市急诊专业学科的发展,提升广大急诊医师的技术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医疗服务,为健康山西建设贡献力量。希望大家能在这场大咖云集的学术盛宴中有所收获,共同推动急诊专业医学的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马青变主任致辞,她对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近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次会议为急诊同仁提供了一个求真、务实、实践性强、学术氛围浓郁的学术交流平台。
山西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急诊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燕教授,代表山西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暨山西省质控中心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各专家的参与表示感谢,强调了急诊医学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急诊科全面提升医疗质量方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长治市卫健委魏魏主任致辞,肯定了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在本地区、本专业的引领地位,感谢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为广大医学急诊人搭建学习平台,指出急诊医学大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希望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未来发展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并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主任毕淑珍主持会议。
名医论道 激扬学术热情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教授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了题为《心肺脑复苏建设质量控制》的讲座,分别从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措施及闭环机械控制CPR系统展开讲解,指出复苏的重点是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闭环控制CPR的重要性,保证有效的心脏灌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并向大家介绍了闭环机械控制CPR系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马青变教授就《心肺脑复苏中心建设》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具体讲解了心脏骤停中心包括什么、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为何要成立心脏骤停中心等。重点分享了北医三院心肺脑复苏与神经功能评估中心的评估体系、评估策略等,为各级医院复苏中心建设提供了参考。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急诊科副主任刘树元教授以《心肺复苏反馈监测》为题,由成人院外心脏骤停及院内心脏骤停存活率引入主题,思考目前心肺复苏策略存在的困惑,指出没有反馈的心肺复苏是盲目的,实时视听反馈装置有助于提高CPR质量。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主任李燕教授从一个生动的登山故事引入主题《目标体温管理在心跳骤停后的实施》,从TTM概述、TTM发展历史、TTM的保护机制、TTM适应症、冷却方法及并发症等展开讲解,重点讲解了ROSC后TTM管理流程、适应症及禁忌症。
山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文操教授讲授了《β受体阻滞剂在心脏骤停的应用思考》课题,探讨了心脏骤停与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及机制、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β受体阻滞剂及其对冠心病及心衰患者的获益及β受体阻滞剂对心脏骤停及心源性猝死的预防。
MG4355线路检测中心副院长陈锦华教授针对《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与救治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新冠病毒疫情多点散发,防控要求高,急诊人不忘初心,始终践行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战斗在抗疫工作的一线,为了人民健康、为了健康中国冲锋在前,为落实国家部署的“防重症、降死亡”策略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她指出本次解读专家共识的目的为的是复盘新冠疫情下急诊科的工作,告知急诊医务人员再次出现类似公共卫生事件时该如何高效地完成救治工作,突出了急诊医学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主任宋晓健教授结合大量病例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心功能保护》,指出ROSC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功能不全,识别ROSC后心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至关重要,重点讲解了ROSC后心肌功能障碍的处理。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冯贵龙教授带来了《创伤性休克与脑灌注》,从休克的本质与救治目标、创伤性休克的多重病因及治疗中的几个问题展开讲解,详细的介绍了常见扩容液体、常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策略,还强调了在创伤救治中颈椎保护、纠正死亡三角、纠正凝血等的重要性。
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内科宋凤麟教授精彩讲解了《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早期神经功能预后评估》,分别从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查及多模态神经功能评估方面进行阐述。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骨干医师刘铮带来了题为《ECMO+心肺复苏=ECPR?》的讲座,对ECMO循环支持的目的、ECMO使用适应症、禁忌症等展开讲解,重点讲解了ECMO后如何精细化管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青年医师杨姗就《脑损伤标志物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讲解,重点介绍了最新的两种脑损伤标志物胶质纤维状酸性蛋白(GFAP)、脑特异性蛋白产物9.5(UCH-L1)是何物及在心肺脑复苏诊疗中的应用。
MG4355线路检测中心急诊科主任毕淑珍教授解读《复苏中心建设专家共识》,从基本要求、组织管理、医疗服务、教学科研、网络体系、社会服务及质量控制7个方面进行解读,为各级医院复苏中心的建设提供指导。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骨干医师尚开健、刘鸿分别为我们进行了题为《1例心肾综合征的复盘》、《1例新活素在脓毒症休克容量管理中的应用》的优秀病例展示,为之后工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技能提升 携手教学相长
本次会议还举办了急诊超声和CRRT工作坊,邀请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刘铮老师和李伟亮老师,分别就急诊超声和CRRT在急诊的应用进行了现场指导,各工作坊学员的学习热情高涨,大家认真记录,实战演练,与讲师共同交流,学习氛围浓厚。此次急救工作坊高效调动了学员的实践积极性,使在场人员真正掌握了急救技术,学以致用,有效强化了急诊团队丰富理论知识和熟练抢救技能,受到参会急诊同仁的一致好评。
圆满落幕 聚力共促发展
本次急诊医学专家基层行心肺脑复苏高峰论坛的召开邀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做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荟萃了急诊医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进展,同时对快速诊断、人工智能、药物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方案进行了深入论证和探讨,促进了精准医学在急诊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大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为我省急诊急救专业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学术平台,对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心肺脑复苏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新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起到了启发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和新技术推广,推动了我省心肺脑复苏研究进展和急危重症领域的精准医学应用和我省基层医疗机构急诊医学专业的规范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推进复苏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从而提高我省心肺脑复苏救治成功率。